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连笔字作品 >

学会这179张图片,中华狂草第一帖所有连合字组都在这里

时间:2023-08-06 01:18:29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1,怀素其人与《自叙帖》

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自幼出家,经禅之余,从事艺文,尤好草书。曾将弃笔堆积埋之于山下,号称“笔冢”。又广种芭蕉,用蕉叶加以挥洒,即颜其居曰“绿天庵”。好饮酒,及其酒酣兴发,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书之,时人谓之“醉僧”。自言得草书三昧,有“狂僧”之称。

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怀素姨表兄弟)学草书。邬彤是张旭的学生,乃告以笔法。762年(宝应初年)自零陵出游,历衡阳,走广州,客居潭州,然后经岳州,进入长安。772年,怀素回乡,途经洛阳,适逢颜真卿,曾趋谒拜访,僧儒论书,遂为书坛盛事。唐代名士如李白、卢象、戴叔伦、钱起等人,皆有歌行称颂之。

怀素以狂草著称于世,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传世墨迹有《论书帖》、《自叙帖》、《苦笋帖》等帖。

《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墨迹收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已佚。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余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自叙帖》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公元940年(南唐升元四年)邵周等重装题记。宋苏辙、蒋璨,明吴宽、李东阳,清高士奇等提拔。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明代安岐谓:“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2,为何研究怀素《自叙帖》字组?

怀素及《自叙帖》在草书史的地位

在中国书法史上,《自叙帖》一直是狂草书法摹本法帖。同时,也是狂草书法创作理论文献,怀素在《自叙帖》中,从自身学书实践中有大量文字总结,并借助当时诸家名公的诗文对自身狂草成就的评价,本身也是狂草书法创作的经验及狂草书学理论心得。

《自叙帖》的内容主要是怀素学习和书写狂草的经历,及一些当时名公对其书法的赞扬和评论的诗文。一,文中介绍怀素出身,草书的沿革师承,用同时代大家之口介绍怀素的才气;进而表达:狂草没有绝绝的才气是无法达成其创作的!

二, 文章介绍张旭及其怀素本人的狂草书法技术高度,评其狂草书法创作的艺术格调,论述狂草运笔“速度”的重要性,等等;进而表达狂草的技法流传与技法的重要性。

三,文章还借人之口批评怀素狂草不合时宜的狂傲性格,但是一句颠张醉素,便看出怀素只是用别人的批评之词,自己的自谦之词,从多角度来探讨草书与性情、文人气质等等的关联度。

四,我们有不难发现,此帖是怀素自叙自书,是在一片赞扬声中,洋洋洒洒,用狂草书体书写而成。何等愉悦,何等的奔放!这一切,都为我们研究草书甚至草书家的自信心态等等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以及创作实践、理论研究伟大价值。

五,更重要的是,怀素的《自叙帖》是怀素晚年之作(唐大历十二年),亦是他书法艺术成熟期的有感力作,可以说是他的狂草代表杰作。不仅在唐时就已享誉全国,而且从此对后世狂草书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狂草学习必学之帖,它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唐以后历朝历代大都把怀素《自叙帖》只当作学习狂草书法的临习摹本,且更多人关注它的理论学术价值。这种艺术的传承、延伸价值无可想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繁殖性价值更是远胜于传承、延伸价值之上!

唐以后,整个书法史对怀素《自叙帖》的地位推崇我们在这里已经不需要用文字来一一表达。我们依然要回到本文并列重要的“字组”话题上来!

原文如下:

怀素(1第1行2备注:第一个1指第一个字组,第2个1指第一行,第三个2指2字字组,下同)家长沙(2第1行2),幼而事(3第2行2)佛,经禅之暇,颇好(4第3行2)笔翰(5第3行2)①。然恨(6第4行2)未能(7第4行2)远睹前人之奇迹(8第5行2),所见甚浅。遂(9第6行2)担笈杖锡,西游(10第7行2)上国,谒见当(11第8行3)代名公,错综其事(12第9行2)。遗编绝简(13第10行2)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14第11行4),略无疑(15第12行2)滞。鱼笺(16第12行2)绢素(17第13行2),多所尘点③,然士大(18第14行3)夫不(19第14行2)以为怪(20第14行2)焉。

颜刑部,书家者流(21第16行2),精极(22第16行2)笔法(23第17行2)④,水镜之(24第17行3)辨,许在末行(25第18行2)。又以尚书(26第18行3)司勋(27第19行2)郎卢象、小宗(28第19行5)伯张正(29第20行2)言,曾(30第20行2)为歌(31第20行2)诗,故叙之曰(32第21行5):“开士怀素⑤,僧中(33第22行5)之英,气概通(34第23行3)疏,性灵豁畅(35另第24行4)。精心草圣(36第25行3),积有岁时,江岭(37第26行2)之间,其名大(38第27行3)著。故吏(39第27行3)部侍郎韦公(40第28行5)陟,睹其(41第29行3)笔力(42第29行2),勗以有成(43第30行4)。今礼部(44第30行2)侍郎(45第31行2)张公谓,赏(46第31行4)其不羁,引以游处(47第32行5)。兼好事者同作(48第33行5)歌以赞(49第34行2)之,动盈(50第34行3)卷轴。夫草(51第35行4)稿之作,起于汉(52第36行4)代⑥,杜度(53第37行2)、崔瑗(54第37行2),始以妙闻(55第38行2)。迨乎(56第38行2)伯英(57第38行2),尤擅(58第39行2)其美(59第39行2)。羲献兹(60第40行2)降,虞陆相(61第40行4)承,口诀(62第41行2)手授(63第41行2)⑦。以至于吴郡张旭(64第42行7)长史(65第43行2),虽姿性颠(66第43行4)逸,超绝古今(67第44行5),而模楷精法详,特(68第45行2)为真正⑧。真卿早岁(69第46行4)常接(70第47行2)游居,屡(71第47行3)蒙激昂,教以(72第48行5)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73第50行3),不能(74第50行2)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75第52行2)言,何(76第52行2)可复(77第52行2)得。忽见师(78第53行3)作,纵横(79第53行3)不群,迅疾(80第54行4)骇人(81第54行2),若还旧观(82第55行4)。向使师(83第56行3)得亲(84第56行2)承善诱,函挹规模,则(85第58行2)入室之(86第58行3)宾,舍子奚适(87第59行4)。嗟叹不足,聊书(88第60行4)此以冠诸篇(89第61行2)首。”

其后(90第61行3)继作不绝(91第62行3),溢乎(92第62行2)箱箧。

其述形(93第63行5)似,则有张礼部(94第64行5)云:“奔蛇走虺(95第65行5)势入座,骤(96第66行2)雨旋(97第66行2)风声满堂。”卢员(98第67行6)外云:“初疑轻(99第68行5)烟淡古松,又似山(100第69行7)开万仞峰(101第70行2)。”王永州(102第71行2)邕曰:“寒(103第71行2)猿饮水撼(104第72行3)枯藤,壮士拔山伸劲(105第73行3)铁。”朱处士(106第74行3)遥云(107第74行2):“笔下唯看(108第75行2)激电流(109第75行3),字成只畏(110第76行2)盘龙(111第76行2)走。”

叙机格(112第77行3),则有李御史(113第78行3)舟云(114第78行2):“昔张旭之作(115第79行4)也,时人(116第80行2)谓之张颠(117第80行4),今怀素之为也(118第81行2),余实谓之狂僧(119第82行2)。以狂继颠(120第83行2),谁曰不可(121第83行4)?”张公(122第84行2)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123第85行5)张颠(124第86行2)曾不(125第86行2)面⑨。”许御史瑝云(126第87行2):“志在新(127第87行3)奇无(128第88行2)定则(129第88行2),古瘦(130第88行2)漓骊半无墨(131第89行5)。醉来(132第90行2)信手(133第90行2)两三行,醒后却(134第91行6)书书(135第92行2)不得。”戴御史(136第93行2)叔伦云:“心手(137第90行3)相师势转奇,诡(138第94行6)形怪状(139第95行3)翻合宜。人人(140第96行4)欲问此(141第96行3)中妙,怀(142第97行3)素自(143第97行2)言初不知。”

语疾速(144第98行2),则有窦御(145第99行2)史冀(146第99行2)云:“粉壁长廊数十(147第100行6)间,兴来小(148第101行3)豁胸中气(149第102行2)。忽然绝叫(150第102行4)三五(151第103行2)声,满(152第103行2)壁纵(153第103行2)横千万字(154第104行3)。”戴公(155第105行2)又云(156第106行2):“驰豪骤(157第106行2)墨剧(158第107行2)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159第108行5)。”

目愚劣(160第109行3),则有从父司(161第110行3)勋员外郎吴兴(162第111行6)钱起(163第112行2)诗云(164第112行2):“远锡无前(165第113行4)侣,孤云寄(166第114行3)太虚。狂来轻世(167第115行4)界,醉里得真如(168第116行6)。”

皆辞旨(169第117行2)激切(170第118行2),理识(171第118行2)玄奥(172第119行2),固非虚(173第120行3)薄⑩之所(174第121行2)敢当(175第122行2),徒增(176第122行2)愧畏耳。时(177第123行3)大历丁巳冬(178第124行2)十月(179第125行2)廿有八日。

备注:⑩中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王厚祥先生在草书课程中认为这个字不应该当作“薄”字,而是“荡”。但目前有字帖将之当作“薄”译,也有字帖将之当作“荡”译。笔者查找《草字编新编》,“荡”字里没有收入此字,“薄”字里也没有收入此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自叙帖》字组概况

怀素《自叙帖》全帖698个字,单字185个,占比26.50%,剩余513个字,占比73、50%,且组成各种字组,全字帖共179个字组。

两字有100个,共200字!占字组比例为55、87%,字数占全帖28.65%!

三字有36个(11第8行、18第14行、24第17行、26第18行、34第23行、36第25行、38第27行、39第27行、41第29行、50第34行、71第47行、73第50行、78第53行、79第53行、83第56行、86第58行、90第61行、91第62行、104第72行、105第73行、106第74行、109第75行、112第77行、113第78行、127第87行、137第93行、139第95行、141第96行、142第97行、148第101行、154第104行、160第109行、161第110行、166第114行、173第120行、177第123行),共118字!占字组数量比例为20.11%,字数占全帖15.91%!

四字有20个(14第11行、35第24行,43第30行、46第31行、51第35行、52第36行、61第40行、66第43行、69第46行、80第54行、82第55行、87第59行、88第60行、115第79行、117第80行、121第83行、140第96行、150第102行、165第113行、167第115行),共80字!占字组数量比例为11.17%,字数占全帖11.46%!

五字有15个(28第19行、32第21行、33第22行、40第28行、47第32行、48第33行、67第44行、72第48行、93第63行、94第64行、95第65行、99第68行、123第85行、131第89行、159第108行),共75字!占字组数量比例为8.38%,字数占全帖10.74%!

六字有6个(98第67行、134第91行、138第94行、147第100行、162第111行、168第116行),共36字!占字组数量比例为3.35%,字数占全帖5.16%!

七字有2个(64第42行、100第69行),共14字!占字组数量比例为1.12%,字数占全帖2.01%!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