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草书
问:在草书单字的书写上,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最为基本问题?
答:草书首先要讲究气势,然后又要注意法度。气势与法度,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今天我们重点不讲这个,下次有机会再说。今天重点说一下:草书结字的“连”与“断”。
问:草书的“连”,这个我也知道,因为草书还有个俗称,叫作“连笔字”。
答:是的,也就是说,草书将很多楷书(更准确地说,最初是隶书)的笔画给简省掉、连起来,从而达到快速书写目的。但作为艺术形式的草书,仅仅注意到“连”是远远不够的。
黄庭坚草书
问:也就是说,还要注意到“断”?
答:是的。如果草书“连”的地方过多,就变成密密麻麻地缠绕在一起了,如同线团一样。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因此在强调草书“连”的同时,也要注意草书的“断”。
问:你说的这些道理,我已经初步明白了。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在写草书时,究竟怎么确定什么地方该连,什么地方该断呢?
答:这个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而最实用、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你去多临古人的经典草书法帖,亦步亦趋,久而久之,草书单字结构都能记下来了,心中有数了,自然就悟出哪些地方该连,哪些地方该断了。
杨中涛草书临帖作业
问:我还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对于同一个草字结构,或者说具体某个字的具体一两个笔画,有的古代书法家采取了连,有的却在此处断开。我该学习哪种呢?
答:这是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整体上看,古代书法家在书写草字,都遵守着草书结字的基本规定,但在一些小的、局部笔画处理上,可能又有所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你愿意学哪位书家的写法,就临他的字帖好了。
问:在草书“断”的问题上,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要充分注意“点”的代替作用。在草书中,点可扮演多种角色:可代替横画、竖画甚至“口”等这样的多笔画。点与长横、长竖或其他斜线配合后,可起到在草书单字结构中分割空间的作用,这正是草书“断”的玄机所在。
杨中涛草书临帖作业
问:最后一个问题:草书作品中,有时候是三、四个字连到一起写,这种情况是不是每次都要整体上连起来临?
答:多数情况下不用。在古代法帖中,三、四个字连到一起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即兴发挥的。如果这种连写是事先估算好的,反面会显得做作和不自然。
等到你的草字结构非常熟悉后,你同样也是可以即兴发挥的,这种即兴最为自然,也非常精彩。
2020年8月27日整理旧稿
杨中涛草书临帖作业
版权声明:
本头条号@杨中涛书法讲堂
所发布所有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梁上君子,自重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