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陈建斌饰演的乔致庸获得一致好评。作为晋商的代表,历史上确有乔致庸其人,他是山西祁县乔家堡人,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乔家第三代。历史上,晋商雄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乔家名列山西十大财东之冠,而乔致庸是乔家商业鼎盛的缔造者。
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俗称亮财主。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帝。这一时期正是大清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社会战乱频仍的乱世,而乔致庸却纵横捭阖,避险趋利,把乔家的商业一步步推向鼎盛。
乔致庸早年丧父丧母,由长兄乔致广抚养成人。他“幼嗜读书,思以儒术昌门阀”,也曾考中过秀才。但约在35岁至40岁间(咸丰后期),因长兄乔致广辞世,他只得弃儒从商,操持起乔家的商业。
乔致庸当家之后审时度势,知人善任,使乔家的商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包头,在原有“复盛公”“复盛全”两大老字号(资本各为三万两白银)基础上,于同治三年(1864年)投资六万两白银开设“复盛西”典当铺,此后又开设了“复盛西”“复盛兴”“复盛和”粮店、“复盛协”“复盛锦”钱铺等“复”字号;另外,还以“在中堂”(乔致庸堂名)的名义,开设“通和店”粮店、“广顺恒”钱铺、“法中庸”钱铺。
在祁县,在原有“大德诚”(资本六万两白银)“大德兴”(资本六万两白银)两大茶庄基础上,顺应票号兴起的经济浪潮,于咸丰年间将“大德兴”改营票号业务,于光绪七年(1881年)投资六万两白银(后追加至二十六万两白银)开设“大德恒”票号,并于光绪十年(1884年)追加六万两白银将“大德兴”茶庄改组为“大德通”票号(分号遍布二十多个城市)。
此外,他还于光绪年间先后在归化城开设了主营日用百货的“通顺南店”,主营绒毛皮张的“通顺北店”,主营粮食的“大德店”“德兴店”,主营米面的“德兴长”;在太原开设了“晋泉涌”钱铺,在太谷开设了“恒豫”钱铺,在祁县开设了“义中恒”钱铺,在乔家堡开设了主营日用百货,兼营饭庄酒馆的“万川汇”等。
乔家的买卖字号在他手中繁衍发展,仿佛鸡下蛋、蛋生鸡一般,日积月累把一个普通财主变成了一个在全国屈指可数的豪门巨商。
乔致庸之所以能在商业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饱读经书,积累了深厚的儒学底蕴。让博览经书、深谙帝王之道的乔致庸经营字号商业,不过是牛刀杀小鸡、大厨烹小鲜而已!
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他知人善任,并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在乔家的商业史上有几位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掌柜经理:复盛公的大掌柜马公甫,复盛西粮店掌柜马荀,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阎维藩,大德通票号总经理高钰。而这几位掌柜经理都不是论资排辈当上一把手的。
乔致庸不仅善于经商,也严于治家,他给家人定有严格的家规: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由于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些规矩在乔家得到了严格的执行,由此也就避免了“祸起萧墙”的内耗,保证了乔家商业有一个安稳的后方。
乔致庸还为乔家建造了宏大的宅院,即今天的乔家大院。乔家大院现有六个院落组成,除东北方的老院外,其它五个院落都是在乔致庸手里逐渐建造起来的。
乔致庸一生嗜好读书,案头常摆有《大学》《中庸》《史记》等书,每天按时起居,按时读书,数十年如一日,许多书要数十次上百次地阅读,对书中好的段落还要用红笔勾画出来。读书之余则玩赏收藏的古代名人字画。
乔致庸还怜贫惜弱,特别善待乔家的佣人和乔家堡的村民。乔家的佣人有了难处,乔家总是给予帮助:大人病了,买不起药,给几两银子让看病;父母亡了,买不起棺材,又给几十两银子让料理丧事。而有些不知足不俭点的佣人小偷小摸被管家严加管制训斥时,乔致庸知道后却是一副菩萨心肠:“他总是凄惶得不行才偷呢,再说,在中堂的东西可多呢,丢上一两件也不觉少,由他的吧!”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乔致庸对大院内的佣人如此,对大院外的村人同样如此:村里人有困难求到在中堂里,总不会空手出来;遇有灾年,乔家还主动开仓济贫。光绪二十五年,中国北方大旱,旱情连绵数省,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祁县地界虽算富足,但到了第二年春普通百姓也支持不住了,于是乔致庸一方面告诫家人紧缩开支,一方面开仓济粮,给乔家堡的人,按人口配发粮食;给外来的饥民,支起锅舍粥。此举使受救济的穷人感恩戴德,也被社会各界称誉褒扬。
乔致庸的一生拥有数十个字号和上千万两银子的财富。他先后娶过六房妻子(全是续弦),生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可谓金银满地,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但他一生也遇了许多不幸事:幼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妻,五位夫人先他辞世;晚年丧子,五个儿子也先他辞世,只剩下三子景俨陪他到底。乔致庸于1907年辞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