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11-04 18:49:07编辑:阿丽

我代历史的时间不长,但也经历了中考前的复习和模拟,根据学生的表现,就我个人的认识,总结历史答题中要注意的问题。

、书写工整,写对字,说通话。

按理说,九年级学生的书写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但我代的是一个差班,写字潦草是全班的共性特征。纵观学生的试卷,有的学生写字笔不离纸,好像蜘蛛窜,让人辨认困难;有的学生笔画不清,丢三落四,猛看像个字,细瞧不是字;有的学生字间距、行间距或过密,或过疏,“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学生下笔随意,勾了写,写了勾,卷面涂鸦,乱七八糟;还有的学生不顾卷面所留空间,胡插乱挤,甚至把题干的文字都压住了。写字看似一个小毛病,实则反映出学生平时的不良习惯。从最现实的角度看,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得分。错别字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卫薇把“大化改新”写成“大化改兴”;侯蓉蓉把“《权利法案》”写成“《权力法案》”;卫燕荣把“学习外来文化”写成“学习未来文化”;张卓远的“从析瓜分殖民地”更容易让人产生莫名奇妙的误解。好多历史人物的名字、历史事件的名称,都有固定、统一的要求,包括世界历史中英译过来的人名、地名,多年来约定俗成,大家都形成了共识 ,随便改动易产生混乱。许多字写不对可能跟小学识字少有关,但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状况,可在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把自己犯疑惑的字拿出来专门去练练、去写写。

历史知识表述虽不像作文那样要求严格,但前言不搭后语、语序混乱的句子势必影响意思的清晰表达。如,王鹏写道“中国领土受到侵害,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在原话的结尾加上“的程度”,则整个句子才算完整了;任建芳写道“在第一大战期间,日本打击中国,还别国的骚扰,所以不是强国”,这句话不但不通,而且连表达的意思也让人“摸不着了”。类似上面所列举的话语在试卷中比比皆是,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当我们要下笔书写时,不妨先想想,想好之后再动笔,而不要“信手拈来”。

二 、不用口语,避免废话。

张燕茹答道“日本占领中国的野心太大了,造成了许多国家的不满,才联合起来打日本,所以日本签署了投降书。”她的答法属于口语化;卫成慧答道“日本人小脑大,一学就会。”当我把这句话念给她本人听的时候,她自己都笑得控制不住了。把她的话换成历史书面语,要表达的意思是: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技术的国家。有一道历史题: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到哪些启示?张花如此答“不论我们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要丧气,应该加油!加油!再加油!绝不会被打倒。做一个强者,用血来证明自己用功是值得的,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相信自己能行。”这种答法不但口语化,而且脱离题意,完全是凭着感觉走,成了自我情感和意志的宣泄。追溯答题口语化的原因,根源在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基本的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影响,因为机械式记忆,眼看过了,嘴背过了,但大脑没有反应或反应肤浅,致使知识变得死板或混淆,缺失了灵活的生命力,用时“无法提取”或“错误提取”。尤其是历史的专有词语,说不来,道不明,考试时猴子一样急抓、乱抓、瞎抓,答法不伦不类、模棱两可,甚至啼笑皆非。用口语答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把听老师讲解与书面表达混为一谈了,于是出现了废话多的问题。阐述问题时,杂七乱八的无用话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架式,反而使需要突出的历史关键词语或点题的重点词反而被淡化或削弱。于晓芳答道“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繁荣,但是人们只满足现状,与世界外面停止交流,说明当时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很长的一段话,其实只有四个字“闭关锁国”答在了“点子上”,用有下划线的话组成一个句子,就简洁干脆了。

克服口语化答题及废话多的办法:一是要把课本中的复杂内容精简、提炼,针对关键词语“作文章”,弄懂其中的内涵,理解其中的意义。二是在平时练习中有意识锻炼自己抓取要点的能力,学习运用历史词语简洁表达。三是尝试着多角度考虑问题,不妨在每个观点前加上像⑴、⑵、⑶等的序号,简化明了,一目了然。

三 、注意审题,切中答点

学生答题的速度普遍较快,但从结果看,并非思维敏捷,而是出现错解题意、跑题或漏题的现象。如,一道探究题有其中的一问:以美、英、日等国关系为例,列举美国对英国、日本“拿箭”的事件。王鹏给出的答案只有四个字:海湾战争。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应该说他对“拿箭”表示“战争”是理解的,但忽视了是美国对日本、对英国战争这个前提。任建芳面对“美国对同样的国家,为什么有时‘拿箭’,有时’拿橄榄枝’?”她如是答:国家和国家的实力不一样,有时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它的实力不强,所以拿橄榄枝也能把它打败。瞧瞧,她把橄榄枝都当作武器了呢,显然在审题上出现了笑话。

答题要切中得分点,首先得变“答非所问”为“答是所问”,需依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为前提,加以一定的分析,圈定答题所需的知识范围,步步推进,直至核心。如,对“……造成1931年日本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给出的内容,再结合“1931年”这个时间,答案便明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可能观点全面”。学生易走入两个误区。其一,虽然答出了许多话,但始终围绕一个话题来说明,“费力不讨好”。其二,观点挺多,可“上不了靶位”,就事论事,不懂也不会从给出的文字性材料、图片中提炼出对应的历史观点。

四 、记忆是基础,灵活运用是目标

脑中没“货”,下笔无“字”,离开了大量的记忆,历史肯定学不好;“杂乱堆放,下笔无神”,整天沉浸在记忆的苦海中,同样学不通历史。记忆的方法很多,我有一种方法,感觉对某些知识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能起到澄清的作用,我把这种方法定名为“借点儿记历史”。有意识地运用修辞化、形象化的方式,借助有趣的、有意义的联想,记牢较难记忆的历史知识。比如,英国首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使人振奋,所以英国颁布的是《权利法案》;美国是北美13个州独立产生的,因而美国颁布的是《独立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国民对人的基本权利更加渴望,因此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填空题:1789年7月14日 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庞文瑞写:莱克星顿的枪声。他把美国与法国给搞混了。为此,我把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事件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英刀——美枪——法炮。大刀砍下了查理一世的头颅,英国的封建专制被推翻;北美民兵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赢得了美国的独立;法国革命群众的大炮摧毁了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大革命。三个标志性事件的时间分别是1640年、1775年、1789年,利用谐音和意义形象总结为:一路驶来——一起起舞——一起把酒。

说到灵活应用,我经历过一道选择题的解答过程,问题是: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下列成语故事与晋文公有关的是( ) A 卧薪尝胆 B 破釜沉舟 C 退避三舍 D 纸上谈兵。说实话,我知道A与勾践有关,B与项羽有关,D与赵括有关,采用排除法来过滤,只能选C。虽然我的历史知识不够多,不敢直接去选C,但我要说的是,大量的记忆+必不可少的灵活处理,才能把历史学活。必须破除单纯靠记忆学历史的方法。

五、 不能放弃探究题

在实际的考试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把最后的探究题空下了,问其原因,答曰:不知该答啥。

探究题一般会给一定的材料,多数题的模式是以三个“探究任务”的形式出示所要回答的问题:任务一 梳理知识,任务二 解决问题,任务三 思考感悟。问题的出现往往有梯度,一般“任务一”较易,问题的呈现有明确的发问点,多数学生能动得了手。“任务二”较难,问题是针对隐含信息而提出,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任务三”最难,所提问题与所给材料、前两项任务好像完全割裂开来,让人无法下手,学生常常就此被困住。

探究题不能不做,但也不能随便、随意地单凭感觉去“胡侃”。要防止答法游离于问题之外,须完成好以下任务:⑴基本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影响要搞清楚。⑵通过纵横联系,把历史知识抖活。⑶最重要的一点,将“任务一”中的问题作为载体,尽力展开思维,细加琢磨和分析,透过事件看本质,挖掘、提炼出结论性的观点,有“感”而“悟”。⑷加强练习,逐步提高归纳、总结、分析、综合等能力。

上一篇:一道让99%的人都答错的历史陷阱题,你能答对吗?答对的在下佩服

下一篇:没有了